Last Updated on 12 1 月, 2021 by shumeng
楊應超老師說,財務自由有兩種方法,一個就是多賺錢,另外一個就是多省錢。
楊老師比較提倡多賺錢的概念,因為省錢太多,其實是滿辛苦的,而且人生不用過得這麼累。多賺錢有兩個方法,一個就是所謂的被動收入,另外一個就是主動收入。
之前談了很多集被動收入,像買股票 ETF,放了就不用管它了,這個是比較容易的方法。
主動收入,其實是賺錢更好的方法,在楊老師書裡財務自由的人生,就談到,如果把一些好習慣養成,讓主動收入賺得更多,賺高薪其實這是致富最快的方法。
被動收入,其實你不用管它,兩邊一起賺錢,會更早點達到財務自由。
⏭ 延伸閱讀
今天楊老師想談一下,如何具備一些讓主動收入,賺得更快的高薪條件跟技巧,就讓我們開始吧!
⏭ 章節
01:30 賺高薪需要具備的能力
24:18 Q&A:股票如何停利或停損
賺高薪需要具備的能力
今天是第 12 集了,時間過得真快,楊老師這次想先做一季 13 集,感謝大家給機會讓他當 YouTuber,也是很難得的經驗,希望這兩集幫大家提供有用的訊息。
楊老師可能先休息一陣子,最近可能要開始寫新書,比較忙一點,基本上財務自由第一部分概念,也講得差不多了,等新書寫完,再來開始第二季,跟大家見面。
今天分享,如何在主動收入,也就是你工作上表現更好,錢賺得更多,升遷得更快。
因為楊老師發現,做這個節目很多人想聽名牌,沒有這個東西,如果名牌這麼容易就拿到的話,就沒有人需要上班了,而且,報明牌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像楊老師之前做分析師的時候,推算出來推薦股票,那些股票是預測一年的漲跌率,也就是,假設說鴻海漲 30 %,那是一年漲 30 %,不是一天漲 30 %。
而且,要天天盯著股票,因為我今天喜歡鴻海,明天就不一定了,很多東西會發生,像訂單、客戶、或是中美貿易戰,很多未知數。
所以,報明牌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這個名牌是會變,而且,你不可能說,一買股票馬上漲,通常是好幾個月,甚至一年以後的事情。
所以,才會建議大家多做功課,買 ETF,主要工作,怎麼樣可以賺更多錢?
楊老師覺得滿有意思是,做 YouTube 差不多十幾集,發現點閱率最差的一集,就是講顧問公司的事情。其實,這個才是楊老師想講的重點。
因為,你被動投資錢放著就好了,你根本不用管它。唯一可以努力的,就是你把主動收入增加,公司表現好,然後升遷的快。若你的主動收入,像楊老師是研究股票,這樣就不是壞事情。
⏭ 延伸閱讀
那,大家可能不是研究股票,不管在公司上班,或是在外商、店裡打工、送 Uber Eat、行行出狀元,每個工作都是可以發展的地方,就像郭台銘做個連接器,也可以變成台灣首富。
所以,做什麼都可以,重點是怎麼把自己事情做好?
楊老師寫個這書,其實比較想談這方面,是你可以控制的。股票很多方面,是你不能控制的,所以,股票投資要小心,做你可以控制的事情。
從書裡提幾個很重要的職場,或是做事的方法,這樣讓大家更有效率!
第一個技能就是英文能力
很多年前文茜姐,她在廣播節目問楊老師,如果你想要給大家一個建議,如何在職場成功,或者是外商,不管是企業?
不是念什麼電機系,或者念 MBA,等好學校,都不是,最重要就是英文能力!
因為,台灣,或是亞洲英文能力,真的不是很好。英文能力好的原因,很多的知識,都是從外國來的。你多一個語言,就多一個獲取知識的方法,中文很多很好的書,很好的知識,英文有更多的書。
很可惜很多英文,翻成中文,要不然就晚了,好幾年像書,或者晚了好幾天,像新聞,或者是翻譯根本是錯的!
之前,提到一個翻譯,賈伯斯講得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個翻譯完全是錯的。所以,建議大家英文很重要,一個是獲取知識的管道,因為很多東西,你只要多看,就可以了解了,你不需要發明什麼東西,多看!
另外,除了看之外,如果,你可以寫得好,或者講的好,那就更棒了!
楊老師之前也常提到,當分析師時,雖然有幸拿到第一名好幾次,但楊老師覺得,其實很多台灣分析師比他優秀,像富邦、元大。
不過,他們吃虧就是,他們英文比較差,英文比較差,無法表達,你再怎麼厲害,還是不能得到客戶的同意,或者是交流等等。
所以,重要的話,就是把英文學好,這東西是大家絕對可以控制到的,多看英文書,或是英文 YouTube,新聞,甚至找老外練習英文。
英文學好,就等於讓你全世界都看的到,你可以去澳洲、美國、甚至歐洲、遊學、留學、上班,都可以,這個佔太大的優勢。
常講到一個例子,你看美國大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一大堆華人,一大堆印度人,華人不比印度人笨。
不過你看一下,升到高管的,像微軟的董事長是楊老師前同學印度人,很多州長印度人,很多市長印度人,今年運氣很好有一位 Andrew Yang 楊安澤 民族黨的,不過這真的是很少的例子。
因為,印度人他們英文講得真好,他們很會表達,講難聽一點,很會吹牛。不過他們這樣的比較快,不管在公司,在政府,就是靠英文,英文能力,就是華人需要加強的。
英文能講,能寫,對你發展會非常大,甚至在台灣也是一樣,很重要的知識。
當然,很多 Podcast,楊老師在台灣大約一個月左右,現在台灣很流行 Podcast。 Podcast 英文的,楊老師聽了 10 幾年了,英文 Podcast ,比台灣做的更多,不敢說做得更好,只是多很多選擇。
第二個很重要的溝通的能力
楊老師覺得,華人溝通能力是比較差一點,跟老外來比,除了英文之外,
- 你怎麼表達自己?
- 怎麼去做報告?
- 怎麼去寫?
像寫就是很多的例子,很多人寫東西給楊老師,像博士論文寫一本,沒有人會看一本的。
若你一頁寫不清楚,基本上你就不需要寫了!因為你的老闆,或是你的上司,沒那麼多時間,看那麼多東西。
而且,要表達清楚,有點像報紙,分析師寫報告,有點像報紙一樣,要反過來寫。
"你要先寫結論
就是標題"
再往下寫,這樣的話,讀者一看就清楚。
你可以先寫結論,後面慢慢寫都沒有關係。像楊老師之前出的百頁報告,不管是鴻海百頁報告,或者是電動汽車,或中國您好台灣報告。
雖然,是百頁報告,把全部報告精華寫在第一頁,你沒有空的,一頁看完,就了解我要講什麼,有空可以再找別的資料。
所以,寫很重要!
講話,或者是溝通,也很重要!
怎麼用期待管理 Manage Expectation,很多華人可能不好意思,講太明顯,或者明明不行,他也不講,這樣模糊不清,其實很礙事的!
因為,不能做的話,你說不行,大家都不用浪費時間了!很多人不好意思說不行,這樣的話,其實浪費大家很多時間,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另外,就像台灣有句話,已讀不回,你寄東西的話,或者你收到東西,你不回應,是一件很笨,很沒有禮貌的事情!
打比方說,像楊老師寄東西出去,不管是 LINE,WeChat,或是電郵,對方如果不回楊老師的話,覺得第一個不被尊重,第二個就不知道對方,到底收到沒有?同意不同意?完全不知道?
因為,楊老師才開玩笑,我又不會讀心術,我不知道你想什麼,你不講的話我不知道?
楊老師常跟小孩,或是同事講,不管誰寄東西給你,你至少24小時以內回,這是應該有的禮貌。你不一定要馬上回,也不建議馬上回,因為大家都很忙,不可能天天看著 LINE,看著電郵。
你可以一天挑兩、三個,或是三、四個時間,一次回全部的留言,或一天回一次就好。
楊老師最近用 LINE,請一個朋友做一件事情,他收到都不回。看他已讀不回,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懂,或是怎麼樣子?
後來,發現這位朋友,講的都有做,只是他做的,跟我講的不一樣!這個就是溝通的問題了!他可能覺得,楊老師提議的東西,他想做的更好,可能好意做得比楊老師講得更好。
問題說,他也沒有讀心術,怎麼知道,他覺得好,對楊老師來說是好是壞?
就是,回到溝通問題!
因為,你常常假設太多東西的話,其實會出問題的。所以,其實不用假設,寧願你多花一點時間 double check ,你有誤解做下去,第一個做錯,要再做一次浪費時間。
更壞的是,萬一你做了有反效果,就麻煩了!英文做 Assume – “Make an ass of U and ME”:不要亂假設,再確定比較安全。
楊老師最近就發生好幾個例子,請別人做東西,說做 123,他做 345,他做的可能比楊老師講的123 還要好,但 345不是楊老師所要的,楊老師要的是123。
那你不同意也可以,就回到溝通的問題。
楊老師說其實在華人社會常碰到,你不同意他講的,沒有關係,我們大家公開來討論,他講的也不一定是對的,你不討論,自作主張,那就很危險了!
因為,你自作主張,楊老師可能不知道你自作主張,搞不好我的假設,跟你做的假設,根本是相反的。很多無謂的錯誤,可以避免的錯誤是可以發生的,就回到溝通的問題。
很多習慣是滿恐怖的,一定要馬上回覆!別人講你不同意可以,馬上去問,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你這樣模糊不清的話,就只會誤事,可能華人比較客氣,可能也不願意講太多。
另外一個例子,台灣常講相怨。
假設A先生對你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很多台灣人就很客氣,不願意講,好像講人家壞話。你不講的話,A先生去害另外一個朋友,一直害下去,其實就害一大堆人。
像楊老師記得有一次被朋友害過,跟朋友訴苦,朋友也說他也被害過,楊老師就罵他,你被害過也不早講。你被害過已經很慘,你害我又被同樣害過一樣的東西,這又回到溝通跟相怨的問題。
覺得你只要不是惡意中傷,不是講壞話,講實話,基本上你是幫那個朋友。因為你吃虧了,你被騙,不講的話,只會讓壞人再騙下一個人,再騙第二次,騙了半天跟朋友一聊,大家都被騙過,那是最笨的。
大家都是朋友,一個人被騙就夠了,何必大家都要被騙。所以,這也是溝通問題,可能也是文化吧,相怨的問題。
這節目也強調,楊老師經歷的,或是做的不一定對!只是自己做過,覺得效率很好,大家可以參考看看,有沒有效?
當然,也不是都是適合,這是楊老師自己的意見。
第三個就是你要守信
你講的東西要做得到。
發現老美比較少,華人比較多,尤其很多政治人物,很多你講了,不做到,這個也是很笨的事情。因為你騙人一次就沒有第二次了,對人家守信,這個事情還滿重要的。
因為在公司裡,或是在社會上混、打拼、打滾。你如果沒有一定的公信力,你講的話,別人還會打個問號,對你也不是好事情。
像楊老師當分析師,盡量用字比較精準,因為講東西是需要負責的,不要亂講話,答應的事情一定會做到,不做到就不要亂答應。
很多人就亂答應事情,可能當初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亂答應沒空,結果講了一大堆,沒有做到,或者答應了,真的做不到。
若真的會做不到,就跟另外一個人講,不好意思,或者是抱歉一下。
很多人就不抱歉,人就不見了!
這是一件很奇怪的是,你做不到,好像你躲起來,就沒事了!躲起來是最笨的,因為大家不會把這個忘記,只會在你的身上多一個,負面的印象。
所以在社會上講話,很重要,常常亂講話,其實大家也不是笨蛋,被騙幾次,基本上這個人沒什麼公信力了。當然,交朋友沒那麼辛苦,大家吃吃喝喝是沒有什麼事情。
不過做生意,尤其是在公司裡,如果你的形象是講到做到,而且每次做得很好,給管理期待,大家覺得你很可以信任,這種人當然升的最快。
像楊老師要升人的話,一定找我能信任的人,東西做得好,又能信任,不可能找亂七八糟的人。建議有些工作技巧,習慣,養成之後,不管做什麼事情會升遷得比較快。
楊老師覺得主動收入,可以控制,而且可以做得好的。
有人開玩笑叫做打工皇帝,像張忠謀,他也是職業經理人,不像郭台銘,不是老闆,是職業經理人,他做的好,就是可以升遷很高。
其實,蘋果的庫克也是,他們都是打工的,打工的你做的好,自然錢就賺得多,你不需要,當老闆,去冒這麼大的風險。
第四個你就是要排先後順序
這也是做事的技巧,排先後順序。
像楊老師來講,之前上班每天收到上千個電郵,幾十通電話,如果每個都回,那天都毀了,不能做事了,電話也是一樣,很少直接接電話,因為電話一接起來,搞不好就談半個小時,或是一個小時。
電郵,或是電話一天回一次就可以,兩三次當然更好。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永遠是要排先後順序的,因為很多事情,不重要的話,你不做就不見了。
很重要的是,你不做會有很大的影響。
Stephen Covey 寫了一本書,七個有效的習慣 Stephen Covey –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美國有名的效率提升書,就提到這個概念。
我們通常做事有兩種分法,一個是「緊急不緊急」,一個是「重要或是不重要」,這樣的話就等於有四種可能性。
又緊急又重要,你馬上就會做,你不用想。
緊急不重要的話,很多人就浪費在這個時間上,可能電話響了,至少要避免這種事情。
大家最欠缺的就是,不緊急但是很重要。
什麼是不緊急很注重要呢?
像你可能每天要運動啊,吃的健康一點,短期看不到結果,或者是學英文也是,學英文就是很好的例子,很重要但是不緊急,幾天不學英文,沒什麼大不了,不過這麼重要的事,你不做就無法進步。
所以,排先後順序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是,你要多做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因為重要又緊急,打比方火災,又重要又緊急,沒有人逼你也會做,因為重要又緊急。比較被忽視的是,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不緊急,常常想明天做啊,下禮拜做。
其實這些東西,是讓你進步最快的方法!
公司也是一樣,公司常常大家找你馬上回覆,找你做事情也馬上做,做一些很多緊急的事情,後來你會發現下班後,你忙了一天覺得很有成就,後來發現做的事都不是重要的,就浪費了一天了。
所以,就是排先後次序。
當然很多職場東西是需要學的,今天列的三四個是職場最重要的。
第一個你英文要學好。
第二個你怎麼溝通能力。
怎麼跟人家談話,怎麼有自信心,或者是怎麼樣說服別人,讓別人知道你是可以依賴的。這樣有什麼升遷機會,才會想到你。
第三個你一定要很快的回報
千萬不要已讀不回,而且不要假設任何東西。如果你假設的話,不 double check,不重新確認的話。你做錯的機會就會有,你很容易可以避免做錯機會,何必要有這個可能性。
然後,你做錯了,做好的結果,就是你浪費時間,最壞的結果,可能你會誤事,就麻煩了。
就是你要說到做到,說到做到其實很重要的,你做不到就不要亂說,亂說做不到的話,以後沒有公信力,你講話大家都會打折扣,這樣大家對你,在行業的聲望也會不好。
第四個就是排先後順序
看楊老師講這四點,沒有一個念什麼好學校,念好的科系,或者是出國都不是。因為,行行出狀元,你看郭台銘,他只念個海專,大學沒有念,台灣首富。
他就是有很多這樣的好習慣。他有更多別的習慣,只是在主動收入,公司上班,或是在職場,社會,不管是當老闆,當員工,你把這幾個基礎的習慣拿好,這樣的話你做事更有效率,別人會更尊重你。
尊重你的話,自然會跟你合作,好機會會找你,好的案子會找你,這樣就雙贏,雙贏也是這樣一個技巧。雙贏才能持久。
如果我贏你輸,人家不是笨蛋。如果我輸你贏,我也不需要浪費時間。
一定要雙贏,雙贏才做的久,就是你把餅做大,很多這種技巧在商業上需要用,楊老師的書裡有提,主動收入賺錢會比較實在,賺得比較快。
除非你的主動收入是投資,要不然的話,很多投資不懂,也沒有關係,因為你只要賺的錢放在ETF,自然去漲,懂一點稅率的事,給它一段時間,基本上退休財務自由,應該是可以達到的。
股票如何停利或停損
Q1 :影片中說做假帳三大報表看的出來,但是有些公司三大報表都會做假,怎麼判斷呢?
A1: 三大報表看完之後,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去拜訪公司。普通人可能無法亂進公司,但股東會可以去看一下,應該是進得去了,因為你是股東。
如果,你是財務長,或審計會計師,一定要到公司裡轉一圈,跟公司人訪談看看,情況怎麼樣。
雖然,有可能公司做假,演一場給你看, 至少你要去看一下,公司存貨怎麼樣?公司的人怎麼樣?上下班的情況?
很多東西要加起來對,你才知道財務報表,對不對?
以財務報表說,存貨、零件至少看一下,或產品看一下?或者客戶聊一下?
三大表只是一個開始,你真的要研究的話,要多看,要看的話至少一年看一次,基本上要常看最好,一、兩季看一次。
事情是會變得,很多好公司,可能 10 年後就不對了,所以這些要看一下。
Q2:在哪裡可以找的到財報?
A2: 網路上都找的到,美國公司有所謂的 10 Q、 10 K 美國上市公司需要公佈的季報和年報,10 Q 是每季,10 K 是每年。
台灣也有。所以,季報,財報都有,可以下載來看。
尤其年報最重要!年報一年寫一次,除了財務數據外,董事長通常都會發一篇,他對公司的回顧跟對以後的展望。這些你可以對公司的了解,客戶、成本、市場。
99 % 的人沒看過年報。所以,不看年報就投資,基本上就是賭博,年報真的要看一下。
Q3: 財經新聞有假新聞?
A3: 其實什麼新聞都有假新聞,尤其現在網路的時代,不管是美國選舉,或者疫情,台灣選舉也一樣。
所以,假新聞很多,很多假新聞,不是故意寫出來的。有時候可能記者,不一定懂這個行業,或者是寫錯。
對楊老師來講,新聞只是開始研究的第一步,不是最後一部是第一步!
新聞決定不能拿來當作事實。像台積電好了,因為楊老師住鳳凰城,之前報紙說,台積電可能明年 2 月在鳳凰城開廠,那個是報紙,不管是猜,或是預估?
楊老師的理解,沒有聽台積電講過,有些人就拿來當事實,天天說,台積電明年 2 月會來,不來就騙人,有的沒有的,這真的是很無聊。
因為,新聞給你一個參考,一個點開始去研究,去證實。如果,拿新聞當作事實,真的是最笨的事情!新聞大家很多都會誤解,很多一樣會口誤,你看電視上字幕,常常會打錯字,錯的機會還滿大的。
很多新聞可能趕時間性,可能快 8 、9 成可能沒有問題,最後的 1 成,還是要去看一下?
新聞一定有假新聞,新聞絕對要去確認,不能當作事實!
Q4: 想買定額美國的 ETF,台灣不一定容易做到?
A4: 美國的 ETF 就等於美國股票。在台灣如果可以買到美國股票,像 IBM、Google、ETF 買的到,只是不同代號的股票。
如果台灣不好買,手續費高,可以考慮到香港開戶,現在疫情可能比較難一點,可能疫情好。
楊老師之前推薦 Charles Schwab 嘉信銀行,香港有辦公室,沒有最低開戶額,買賣股票都是不用手續費的,網上可以買賣股票,帳戶開了之後,在台灣就可以操作。
當然,可能有稅的問題,法律的問題,大家可以查一下。
現在,美國很流行免費的交易平台 Charles Schwab,Fidelity,Vanguard 美國三大免交易費的證券商,網上也可以是很方便的。當然台灣劵商聽到,可能很不好意思,擋人財路。
Q5:股市操作,如何停利停損?
A5 :之前講的 Market Timing 抓股市的時機進場退場,很不建議,因為很難。你怎麼知道,出場是最高,還是最低,很難抓,不過停利停損是可以考慮的。
像停損,楊老師當分析師買股票的時候,之前建議長期投資 ETF,買了放著就不要理它,放著 10 幾 20 年,退休再用,也是一種方法。
像分析師,買股票之前會做很多分析,很多研究。
假設,研究半天,像鴻海好了,覺得目標價是 90 塊,從 70 塊漲到 90 塊目標價。楊老師是是分析師的話,就把它賣了獲利,從投資角度來講。
因為,研究過這股票,到 90 塊可以再看一下,可能有些利多消息,現在目標價變 100,可以等到 100 塊。
目標價不能無限往上加!漲到 90 ,100 目標價,110、120 . . . 無限加是沒有意義的!你的目標價,不能亂調!達到目標價,從股市投資,可以獲利了結,停損也是一樣的概念,還是一樣的例子。
覺得鴻海股價 90,跌到 70,或是 60,就要看一下,是不是假設錯誤?或者是研究錯誤?錯誤的話,一定要認錯出來!很多人不願意認錯,就是所謂的住套房,也是不好的方法。
因為住套房。第一個你的股票越跌越低,第二個你錢卡在那裏,是浪費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你寧願認賠殺出,去買漲的股票,把它賺回來。所以,停損是應該要的,或者像很多外資,抓個 10 %、 20 %。假設股票買了,跌個 20 %,不管怎麼就賣出。
之前你的研究判斷是有錯的。一定有錯才跌 20 %,跌20 %,自動就出場了!因為可能再跌多少,你不知道?
你研究錯誤也不知道?除非你很有信心,可以再加碼,還是回到研究做功課的態度,停利停損,從股票投資是可以考慮的。
如果。大家沒那麼熟悉股票,還是長期 ETF 放在那邊會比較好。
Q6: 美國尖牙股有成長性,定期投入好嗎?
A6 :楊老師也是強調,定期定額買是最好的。長期來講 Capital 一些研究,你每年買再怎麼倒楣,每年買到最高點,還是會賺錢的。
未來對科技股很看好。不管是 FANG ,或是別的科技股,雖然可能有加稅的問題,因為現在有疫情、遠距教學,現在什麼東西都是靠科技、AI、5 G、科技股長期來講很看好。
現在有點貴!
所以,定期定額,把成本分攤下來,長期還是好的。
Q7:楊老師說 ETF 比較獲利,他很贊同,因為你去買賣,一夕暴富,誘惑太大了?
A7:很多人想叫楊老師報明牌,一買就賺,高風險高回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楊老師說他跟朋友吃飯,朋友講了一個很好玩的話,天下不會掉下免費午餐,天上只會掉下炸彈!他講得太好了!免費的東西,只會有炸彈,不會有免費午餐,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情,名牌也是。
老鼠會、金字塔的東西,人性的貪性覺得很好賺,到最後都是有問題的,才一直強調,安全、保險最重要!
"分散風險、管理風險
真的很重要!"
Q8:看好美國大盤,為什麼不做 3 倍多 ETF,像 TQQQ、UPRO?
A8:這個就回到風險管理的問題。比較保守一半股票,一半債劵。股票如果 3 倍基本上,你買 3 倍 QQQ,等於股票從 50 % 到 70、 80%。
是可以,那就風險多,看你個人對風險得承擔力?
楊老師不太建議 3 倍股票,像雷曼就是這樣倒掉了!你借錢去投資,假設你借錢的利息是 1、 2 %,你投資 5 、6 %。
如果 5 、6 % 你賺不到,又賠錢,該怎麼辦?
所以,楊老師非常反對,買衍生性產品!衍生性產品是幫銀行賺大錢的東西,像之前的次房貸。
如果,銀行能賺大錢,表示說客戶付的傭金就很多,聽起來很好聽,等於對賭,其實划不來,重點是價錢不透明,有點像之前講的終身醫療一樣。
價錢不透明,你不知道買進去是什麼東西?
假設,你花 10 塊錢買,它可能 5 塊就可以買到了,你不知道,買 8、7 塊,比較不喜歡,就是不透明!
Q9: 認同楊老師的長期投資, 虧錢都是進進出出?
A9 :進進出出就會虧錢。人性的話,進進出出都是再最不好的時候,大家只會追高,高的時候應該賣,跌應該買不是賣。
其實,人性剛好相反!所以,比較討厭一點。
Q10 :退休在美國有一點錢,先還房貸 3.875 % ,還是買 ETF?
A10 :你付房貸 3.875 % ,就等於你買債劵賺 3.875 % 是一樣的道理。
不要把房貸跟 ETF 混在一起。
假設你是講股票 ETF,資產配置,一半股票一半債劵,把房貸當成買債劵的錢,你買債劵的錢,不要買債劵去還房貸。
因為,你債劵的錢,現在買可能 1、 2 %,把債劵的錢去還房貸,回報就是 3.875 %,當作買債劵,覺得是可以的。
房貸有房貸的好處,雖然你是有付利息。手中如果現金不夠的話,房貸繳點利息,也不是壞事,因為你手中有現金可以運用,有備 1 、2 年的緊急預備現金,什麼事情不管是工作,或是疫情,至少 1 、2 年現金沒有問題。
現金夠多的話,你想找投資的話,剛剛講的 5050, 還房貸這部分,當作債劵投資 3.875 % 是很棒的。
最後楊老師分享有一場實體活動,他有生以來做過兩次投資論壇,一次是 08 年,一次是 16 年,這次是第三次。楊老師很少做投資論壇,這次跟謝金河先生一起,若你有來可以跟他打個招呼。
楊老師說,財務自由這個東西,真的不是報明牌!要長期計劃、長期投資、風險管理,有空就多增加自己知識。他自己也是一樣,常常聽一些知識。
這次回台灣,對台灣稅法不熟,請教很多會計師,或是稅務專家,這事情是永遠學不完的,稅務之是一直在變,中美貿易戰,最近講的最夯的半導體戰爭,或者美國新總統,很多東西變,一定要常聽新聞,做些分析。
名牌這個東西,可能只有一天有用,第二天的話就完全會變,很開心大家看這個節目,多學一點財務知識,幫自己做好的投資,上班這麼辛苦賺的錢,萬一你投資不好,甚至虧了,不是很沒有必要嗎?
希望錢賺了可以投資,漲得快一點,合理一點,楊老師也希望你跟他一樣,不用五斗米折腰,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像很多人找楊老師演講,再怎麼多錢,可能也沒興趣?真的想去的,免費都會去,這樣過生活會比較自在一點,不要被逼得做不喜歡的事情,人生也很短。
所以,把財務處理好,有足夠的資金,足夠的資本,做想做的事情,把這個當目標,可能會過得比較高興一點。
怎麼優化你的FIRE計劃
經過這集的學習, shumeng 打算這麼做
- 善用機會成本,把時間花在重要不緊急的事。
- 開始學習英文聽說讀寫。
- 成為真實的人,有信用。
"那你打算怎麼
優化你的FIRE計劃呢"
嘿,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新的啟發,幫助你優化你的 FIRE 退休計畫,提早財務自由 $ 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
誠摯邀請你,加入專屬 臉書私密社團 一起做討論、讓我們一起往 FIRE 一步步邁進吧!有任何問題或是想法,歡迎留言跟我說優~ 也歡迎你轉發給需要的朋友!
記得,你是你自己生命的主人
< 本網站資訊是 shumeng 經驗分享,並非投資建議,請獨立思考為自己的錢負責 >
❤️ 你可能也會喜歡
『免費支持』請幫 shumeng 拍手 5 下,有機會得到內容創造的酬勞,分享更多提早達到 FIRE 的方法給你 ❤️
Buzz
7 12 月, 2020感謝版主的介紹~
話說我也有買了這本書了XD
shumeng
7 12 月, 2020這本真的很棒, 真的很感謝楊老師的分享
Vince
7 12 月, 2020感謝分享,看完這篇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財富自由,學到了很多,非常期待你下一篇的文章
shumeng
7 12 月, 2020謝謝你,我也很期待你的分享喔
Orson
7 12 月, 2020版主的內容非常充實,也能感受到版主文章內含的能量,邁向財務自由的人生^^。
shumeng
7 12 月, 2020呵呵,滿滿的正能量
bodynewlife
7 12 月, 2020謝謝版主的分享 財務自由需要很多心力 以及最正確的知識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很實用 大推
shumeng
7 12 月, 2020謝謝你的喜歡
馬克的足跡
9 12 月, 2020好喜歡這本書~~有時候找不到想法或方向時,真的會喜歡看書去找方向和靈感~
shumeng
10 12 月, 2020我也是
Angel
10 12 月, 2020看完後,對於這本書挺心動的,想找個時間去書店看一看了
shumeng
10 12 月, 2020若你真想財務自由,很推薦喔
Steven
10 12 月, 2020英文能力的確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從小就有培養,以後在職場上優勢真的很大。
shumeng
10 12 月, 2020是啊,我也同意
一弦
10 12 月, 2020真的需要考虑机会成本,绝对不要瞎忙,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
谢谢版主的分享
shumeng
11 12 月, 2020不客氣,很開心分享對你有幫助
阿泥
11 12 月, 2020謝謝分享~內容非常的充實有用~一起獲得財富自由~
shumeng
11 12 月, 2020好喔, 一起FIRE GO